懸
掛式
拋丸機
,大多數用來對大批量的鑄件清理。在工廠實行變形轉軌后,就要經常地進行新產品開發,老產品的生產批量一也要受到市場銷售情況的制約。所以生產總是波浪式的。為了使懸掛式拋丸機不僅在大批量生產中可以發揮作用,就是在批量不多時也能用上,我們對懸掛式拋丸機的設計進行了新的探討。將連續式的生產方式,改成為既可對大批量鑄件進行連續式清理,也可對小批量和單個鑄件進行間歇式清理。
一、設計特點
原懸掛式
拋丸機
設計中,拋頭的位置往往只注意對鑄件上、中、下等各部分都受到拋射鐵丸進行清理為目的。設有6個拋頭,分成兩個橫放的“品”字形布置。拋頭的間距沒有嚴格的控制’,只要安裝維修方便即可。
在改造為可以間斷式和對單個鑄件也可以進行清理的設計中,除了滿足上述要求外,拋頭的安裝位置一定要與鑄件掛鉤的節距相同,或成倍數。鏈條傳動過程中,使用變速電機。當進行連續式清理和單件拋丸調整時用慢速,在單件小批鑄件的拋丸前和清理后的運送就可使用快速,以縮短鑄件空運的時間,提高生產率和設備的利用率。
二、雙行程連續、間斷式拋丸機的結構
做為掛運鑄件輸送以及傳動裝置,我們是用節距10mm的套筒鏈,全長61m多,運行速度為0.47m/min。掛鉤節距為80mm,靠齒輪和齒條的嚙合來實現吊鉤的自轉。
室殼由鋼架鋼板焊成,內墻裝有固定或活動式護板,以延長室殼的使用期限。室殼和地下漏斗之間,設計了花格子板,使拋出來的鐵丸由漏斗到振動篩上,送到提升機內,實現鐵丸的循環使用。因為拋丸機有6個拋頭,所以地坑全長有6m多,為減少拋丸室兩頭地方的余丸問題,我們將漏斗設計成三部分。中間鐵丸較多,漏斗斜度就陡些,兩頭鐵丸少斜度就小些,并用管子與中間斗相連,將鐵丸送到提升機內。
提升機為吊斗式,出口下部有六角篩。通過六角篩對循環鐵丸進行分離,以干凈鐵丸加強清理能力的目的。被六角篩分離出來的鐵丸砂灰、粗鐵粒分別入六角篩下的三個斗中,由管道引到鐵丸斗、廢鐵堆和砂灰斗內分別進行循環使用或處理。
拋頭使用改進的Q305型,它分向上拋、向下拋和平拋三個方向。拋頭間的距離為800mm,直徑SO0mm,轉速2250r/min,配10kw電機。
掛鉤自轉小車是實現
懸掛拋丸機
由連續式生產轉為單件小批量生產而能順利進行的關鍵裝置。它由電動機、變速箱、曲柄、連桿、滾子、小車體、齒條、底座等組成。其運動速度為0.413m/mi。,即每分鐘可使掛鉤在原位置上自轉1。8圈,以清理鑄件周身的目的。
吸塵系統由除塵器和風機組成,它對拋丸機室內、斗式提升機下料口、六角篩轉動等處的粉塵進行處理,以改善勞動環境。拋丸機結構如圖1所示。掛鉤自轉小車結構如圖2所示。
三、操作特點
鑄件批量大,適合于雙行程連續清理時,就可用正常的方法進行拋丸,掛鉤自轉小車不要開動。若鑄件不能滿足雙行程的批量時,就要用間斷式的生產方式進行清理,這時輸送鏈條上的第一個鑄件應對準第一個拋頭,以后的每個鑄件就會自動地與拋頭出口相對。然后開動拋頭拋丸,同時開動掛鉤自轉小車的電動機,使車上的齒條按o.413m/min的速度來回運動。掛鉤上的齒輪在齒條的傳遞下正反轉運,達到了清理鑄件周身的目的
圖1拋丸機結構圖
1-鏈條運行軌道;2-斗式提升機;3-六角篩平臺;4-六角篩;5-分丸漏斗;6-砂灰漏斗:7-分丸斗;8-掛鉤自轉小車;9-拋頭;10-室殼;11-地下漏斗;12-地坑:13-振動輸送篩:14-振動篩架
圖2掛鉤自轉小車圖
1-y132MI-6電機;2-1,23變速箱;3-偏心盤:4-連桿;5-車體;6-承托車體滾子;7-定位滾子;8-自轉齒輪;9-固定齒條;10-小車座;1-掛鉤:2J-貓頭吊;13-運行軌道
在進行間斷式拋丸時,傳送鏈條的前進速度應以“停-運-停”的節拍工作。停的時間根據鑄件的復雜程度而定,運的時間就以鏈條向前運行80mm的距離進行計算,使鑄件第二次與拋頭處于相對位置為準。如此動作,直到鑄件拋完為止。送出拋丸室,完成一批鑄件的清理。
如果是單件,就把這個被拋的鑄件對準任一個拋頭,開動這個拋頭進行清理,同時開動掛鉤自轉小車,讓鑄件在這個固定位置上自轉清理。
經幾年的實踐證明:這種改進是成功的,從而減少了對其他拋丸設備的考慮,給生產帶來了方便,也節約了工作場地
四存在的問題
1.這種懸掛式拋丸機有個共同的缺點,當鑄件復雜時,如果內腔有死角,易形成兜丸現象,使鑄件拋不干凈,并且帶丸出拋丸室外造成鐵丸浪費。
2.當進行間斷式或單件清理時,由于鑄件少,鐵丸在室內亂飛。特別是拋頭對面的墻上,被鐵丸打的機會較多,護板容易磨損。
3.單件式或間斷式清理時,要特別注意鑄件與拋頭出口的位置要恰當。否則,鑄件沒被清理好,反而損壞了設備。
4。操作比連續式清理機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