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了凯发官网地址 四管拋丸清理機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該設備具有生產效率高,清理效果好、經濟效益好等優點。本文由
吊鉤式拋丸機
生產廠家青島淳九整理。
1、概述:
目前電站鍋爐大量使用的鋼管的外表面帶有氧化皮、鐵銹、焊渣、塵土及其它污物,不能直接使用,所以就需要對其表面進行處理,在清潔的同時提高外表面的強度、防腐能力和噴漆時的附著能力。為實現這些要求,提高清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研制了四管拋丸清理機。外形結構見圖1.
1 上料機構 2輸送輥道 3 彈丸循環系統 4 通風除塵系統 5 拋丸器 6 清理室 7 電氣控制系統 8 下料機構
圖1 四管拋九清理機外形結構圖
主要技術參數:(1)管子直徑:22~76.2;長:L=2.5*12.5m;工件的直線度毛1.5/1000;同時清理工件數量:4根;(2)工件輸送速度:調速范圍:0.5 ~9m/min無極調速;工件清理速度:vo≤7m/min; (3)設備較大外尺寸(長X寬 X高):32mXi.6m6.5m; (4)設備總功率:99kW。
2、設備結構及工作原理:
拋丸處理是利用高速吃行的彈丸對工件表面進行沖擊,清理工件表面的氧化皮、鐵銹、焊渣、塵土以及其它污物。工件表面經彈丸處理沖擊后會產生表面強化現象,可以提高50%的疲勞強度,其抗腐蝕性應力提高近1倍,表面硬度也大大提高。
具體工作流程如下:將待清理的工件整齊地排放在上料架上,山上料機構氣缸帶動上料翻板,將4根工件移送到輸送輥道(清理室前段)上方并被分布到輥輪的4個V型槽內,山輸送輥輪驅動直線運動并同時自轉;工件進入清理工段后,被布置在清理室頂部的4臺拋丸器拋出的高速吃行的彈丸打擊,從而去除了工件表面的氧化皮層。工件通過清理工作區完成了其表面處理,被輸送到下料段(清理室后段),再被下料機構移送到下料架,完成清理過程。
整機主要山上料機構、輸送輥道、下料機構、清理室(清理工作區)、拋丸器、彈丸循環系統、通風除塵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
上料機構主要山上料架、驅動氣缸、翻料板、可調擋板、發訊裝置等組成。其功能是將整齊地擺放在上料架上的工件,移送到輸送輥道的滾輪上。
設備采用的全主動輥道主要山清理室內外輸送輥輪、傳動鏈條、鏈輪輥道架、驅動裝置等組成。
輥道中心高:H=865mm;
驅動裝置功率:N=3kW;
工件自轉圈數:對于不同直徑的工件n=7 ~2r/min o
山帶電磁調速電機的擺線針輪減速機驅動傳動鏈,驅動帶有4個V型槽的輥輪運送工件,輥輪軸與輥道中心線有50°夾角,可以使工件在沿縱向前進時產生自轉,以保證清理效果。布置圖見圖2。
圖2 輥輪軸與輥道中心線布盆圖
下料裝置主要山下料架、翻料板、翻料驅動氣缸、發訊裝置等構成。
被清理完畢的工件在輥道托動下尾部脫離清理室后約1m的位置,下料端氣閥換向,壓縮空氣進入翻料氣缸無活塞桿*端,推動活塞,使活塞桿推出,帶動翻料板將工件托起離開輥道并移送到下料架。翻料動作完成后,活塞桿帶動翻料板復位,準備下一次下料。該清理室是堅直放置的長方體,下方帶有錐斗主體長5800mm、寬1100mm,高1800mm;其中間為主室(清理工作區),兩側是副室,清理室兩端進出料口為長ICI形孔,內側配有防護裝置。主室室頂備有交錯布置的4臺拋丸器的拋射口。室內側壁、頂棚及拋射口裝有高鉻稀土護板,用以保護室殼。
清理室是拋丸清理工作區,工件進入主室后,被布置在室頂的4臺拋丸器拋出的高速吃行的彈丸擊打,去除了工件表面的氧化皮層,使其露出金屬本色,并具備必要的表現粗糙度,完成工件表面清理。
4臺拋丸器的作用是拋出高速吃行的彈丸以打擊管子外表面。
彈丸循環系統主要山提升機、分離器、供丸裝置、螺旋輸送裝置等組成。山拋丸器射出的彈丸挾帶粉塵經室體錐斗流入螺旋輸送機,而后進入斗式提升機,掛在傳動帶上的料斗將其帶到提升機的上部,經卸料口倒進分離器供料螺旋機,經布料丸塵混物在分離區中經風選,合格的彈丸進入供丸裝置的貯丸斗,經溜丸管再次進入拋丸器,從而實現了彈丸的循環使用。
通風除塵系統采用的是2*除塵系統,山主風機、布袋除塵器、旋風除塵器、通風管、風量調節閥等組成。其功能是凈化山清理工作區、分離區、提升機吸出的含塵空氣,使排出的凈化空氣達到國家環保規定的標準。
電氣控制系統對各閥和電機進行控制。
3、結語:
四管拋執清理機自動化程度高,清理效果好,可多管同時處理,生產效率高,而且設計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該設備已在某作為定型產品成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