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凯发官网地址 一種球形拋丸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造粒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將物料制成具有較高球度的拋丸機。本文由青島
吊鉤式拋丸機
生產廠家青島淳九整理。
背景技術在化工生產中,往往需要將物料造成球形形狀。尤其是一些食品添加劑和藥品,需要將成品制成球狀使其具有良好的外觀。然而傳統的造丸機造出的顆粒球度不夠,丸體表面凹凸不平,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現有的造丸機造出的丸料比較緊時,同時丸料比較緊實,由于此時造出的丸粒還需經過后續的工序加工(如烘干等),緊實的丸粒不易被烘干,烘干的時間較長,需要耗費更多的電力的同時,也會導致產品的發黃。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既能夠造出叫高球度的丸粒且丸粒較為蓬松的拋丸機。為解決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種球形拋丸機,包括筒體和旋轉轉盤;所述旋轉轉盤設置在筒體的內部,由變頻機驅動;其創新點在于:所述筒體由下筒體和上筒體組成,二者之間通過螺栓活動連接;在下筒體下部設有一出料口 ;所述上筒體下部結構為圓形筒體,上部結構為向內傾斜的錐體;還包括一氣缸,與圓管連接體連接,圓管連接體再連接于下筒體出料口處,所述氣缸活塞桿直徑與下筒體上出料口直徑相匹配,在所述圓管連接體上還開有卸料孔洞;在所述下筒體的內側面上設有擋片和氣液兩用噴槍;在外筒體下部還設置一空腔體,所述空腔體通過下筒體與旋轉轉盤之間的環型間隙槽與筒體內部空間連通;所述空腔體內設置變頻電機;所述密閉空腔體還與外部的鼓風機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擋片的個數為2 4個,均勻分布在下筒體的內圓周面上。進一步地,所述上筒體的上部結構與水平的傾斜角度為1(Γ30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不僅制得的丸粒具有較高的球度,同時丸粒比較蓬松,烘干的時候不易出現產品發黃的現象。
附圖說明
凯发官网地址 一種球形拋丸機的制作方法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述,本實用新型包括筒體I和設置在其內部的旋轉轉盤2組成,在筒體I下部有一空腔體8,所述空腔體內設置驅動旋轉轉盤2的變頻電機3 ;所述筒體I分為下筒體Ia和上筒體lb,所述下筒體Ia的下部設有出料口 lal,在其內側面沿圓周面均勻的分2^4個擋片6和一氣液兩用噴槍7 ;所述下筒體Ia與旋轉轉盤2之間有環形間隙槽9,使得筒體I內的空間與空腔體8相通;同時空腔體8還與設置在外部的鼓風機10相連通;同時還包括一氣缸4,其活塞桿能夠對下筒體的出料口 Ial進行開啟和封閉。所述氣缸4通過圓管連接體5實現與下筒體Ia的連接,同時在圓管連接體5上設有有卸料孔洞5a。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流程如下:先將前道工序制成的濕顆粒狀物倒入旋轉轉盤
2上,啟動鼓風機10,鼓風機的氣體經環形間隙槽9進入筒體內空間,再啟動變頻電機3驅動旋轉轉盤2轉動;同時開啟氣液兩用噴槍7,對顆粒物進行吹氣和添加液態原料,顆粒狀物質在受到環間隙空氣浮力、旋轉離心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呈環周繩股狀運動,從而形式真球度極高的球丸。設置在下筒體內側面上的擋片6能夠將顆粒物撥向旋轉轉盤中央,以免顆粒物過渡積聚在筒體周圍造成所制造的物料圓度不夠。所述上筒體的上部結構lb2能夠有效地防止顆粒狀物從筒體I頂部飛濺出。當制料結束后,啟動氣缸4,使其活塞桿后退,圓形顆粒物從下筒體上的出料口 Ial流出,再經圓管連接體上的卸料孔洞5a就可完成出料。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不僅制得的丸粒具有較高的球度,同時丸粒比較蓬松,烘干的時候不易出現產品發黃 的現象。
權利要求1.一種球形拋丸機,包括筒體(I)和旋轉轉盤(2);所述旋轉轉盤(2)設置在筒體(I)的內部,由變頻機(3)驅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I)由下筒體(Ia)和上筒體(Ib)組成,二者之間通過螺栓活動連接;在下筒體(Ia)下部設有一出料口(Ial);所述上筒體(Ib)下部(Ibl)結構為圓形筒體,上部結構(lb2)為向內傾斜的錐體; 還包括一氣缸(4),與圓管連接體(5)連接,圓管連接體(5)再連接于下筒體出料口(Ial)處,所述氣缸(4)活塞桿直徑與下筒體上出料口(Ial)直徑相匹配,在所述圓管連接體(5)上還開有卸料孔洞(5a); 在所述下筒體的內側面上設擋片(6)和氣液兩用噴槍(7); 在筒體(I)下部還設置一空腔體(8),所述空腔體(8)通過下筒體與旋轉轉盤之間的環型間隙槽(9)與筒體內部空間連通;所述變頻電機(3)設置在空腔體(8)內;所述空腔體(8)還與外部的鼓風機(10)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拋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片的個數為2 4個,均勻分布在下筒體的內圓周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拋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體的上部結構與水平的傾斜角度為1( Γ30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球形拋丸機,包括筒體(1)和旋轉轉盤(2);旋轉轉盤(2)設置在筒體(1)的內部,由設置在筒體(1)下部空腔體(8)內的變頻機(3)驅動;筒體(1)由下筒體(1a)和上筒體(1b)組成;下筒體(1a)與旋轉轉盤(2)之間有環型間隙槽(9);還包括一氣缸(4),與圓管連接體(5)連接,圓管連接體(5)再連接于下筒體出料口(1a1)處,在所述圓管連接體(5)上還開有卸料孔洞(5a);下筒體的內側面上設有擋片(6)和氣液兩用噴槍(7);空腔體(8)還與外部的鼓風機(10)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不僅制得的丸粒具有較高的球度,同時丸粒比較蓬松,容易烘干。
文檔編號B24C3/14GK202922417SQ20122054917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