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国际首页骨干力量
新聞資訊

服務熱線15053201799

新聞資訊

首頁 > 新聞資訊

凯发国际首页 熔模精密鑄造無切削齒輪

作者:凯发国际拋丸機 發布時間:2021-11-06 11:12:00 點擊:

摘要:以硅溶膠為粘結劑,進行了3Cr13齒輪的熔模精密鑄造,而齒形不切削加工,鑄造毛坯經高頻淬火后使用。要求齒形表面無任何鑄造缺陷,不得用焊補修磨方法修復齒面。在試制生產過程中曾出現了尺寸超差、凹角金屬豆、表面麻坑等缺陷。通過嚴格控制蠟模工藝參數,控制環境溫度,脫蠟前型殼低溫處理,控制型殼熔燒溫度和澆注溫度使尺寸穩定在了公差要求范圍內。采取一遍漿吹氣二遍漿預潤濕消除了金屬豆缺陷。采用澆注后點燃木屑蓋鐵皮桶,使鑄件在還原氣氛中凝固,解決了鑄件表面麻坑缺陷。本文由青島 吊鉤式拋丸機 生產廠家青島淳九整理。

關鍵詞:熔模精密鑄造;型殼;齒輪;尺寸公差;金屬豆;麻坑

1產品介紹及試生產

材質為3Cr13的熔模精密鑄造齒輪見圖1。軸孔為花鍵槽,單面僅0.2mm拉削余量。齒形不進行切削加工,用鑄造毛坯經高頻表面淬火后直接使用。尺寸精度要求達到CT4-[1-2],齒形表面粗糙度要求達到Ra3.2μm,這樣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相當精車精銑水平。技術要求規定齒面和軸孔花鍵槽不準焊補修磨。
生產商的模料為進口蠟基中溫模料[1,3],射蠟機制模。以硅溶膠為粘結劑,鋯粉涂料為面層撒鋯砂,背層為莫來石粉砂。型殼焙燒采用燃柴油爐,焙燒溫度較高可達1200℃。鋼水熔煉采用進口100kg中頻感應電爐。由于生產無切削齒輪是一次生產,沒有自己的經驗。為了使壓型收縮率恰當,對本單位類似鑄件進行了鑄造收縮率測試,平均總收縮率為2.85%,以這種收縮率制造壓型。壓型做好后一批試生產齒輪鑄件20件,結果尺寸超差,鑄件多數凹角處有金屬豆,鑄件表面有麻坑等缺陷。為了解決上述鑄造缺陷,對生產各工序進行了試驗,確定了齒輪生產的工藝參數和特殊方法,較后使該件鑄造成功。


圖1、熔模精密鑄造齒輪


2尺寸精度的保證措施

試生產20件齒輪用公法線長度和齒頂圓止規與過規測量,共有6件尺寸不合格,尺寸不合格率占30%。其中有4件尺寸公差下限偏小,有2件尺寸公差上限偏大。在制造齒輪壓型之前已測量了從蠟模至鋼件(3Cr13)總鑄造收縮率,并且鑄件有的超上偏差,有的超下偏差,應該排除壓型尺寸問題。那些因素與鑄件尺寸有關呢?我們從蠟液開始至鑄件清理結束,全過程各工序進行了試驗與檢測,為了保證鑄件尺寸穩定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2.1模料中新蠟的加入量

經過試驗測定,反復使用的舊蠟收縮率小,新蠟收縮率大。根據歷年統計結果,蠟料損耗量為1.5%。因而做出規定,在每次脫蠟后蠟攪拌桶中的蠟液中加入1.5%的新蠟,并在脫水攪拌桶中充分與所脫的舊蠟液攪拌混勻且脫水充分。以改過去隔一段時間集中投放新蠟的做法。這樣就從源頭上克服了新蠟比例大蠟模尺寸小的問題。這是穩定蠟模尺寸的第一步。

2.2蠟保溫箱的溫度與保溫時間

試驗測量表明:蠟保溫箱溫度越高,保溫時間越短,蠟件尺寸波動越大,尺寸小的蠟模越多。因此規定制作齒輪的蠟保溫箱不得隨意調整溫度,保溫溫度為55℃,保溫時間24h以上。

2.3射蠟工藝參數

射蠟機設定的射蠟溫度越低,射蠟壓力越大,保壓時間越長,浸水水溫越高,蠟模尺寸收縮越小,即蠟模尺寸越大。制作齒輪蠟模應比一般件溫度低,壓力大,保壓時間長,規定射蠟溫度60℃,壓力0.6MPa,保壓時間15s,蠟模浸泡水溫不高于25℃。為了使壓型溫度一致,前三個蠟模作為廢件回收。

2.4車間環境溫度

蠟模隨所在環境溫度變化而膨脹或收縮,因此蠟模車間,沾漿車間須恒溫,設定溫度為24~26℃,嚴禁工人隨意調整車間溫度,并規定齒輪蠟模放涼24h后才允許組鑄件組,組鑄件組12h后才允許清洗沾漿。

2.5脫蠟前預冷

為了防止脫蠟時蠟模膨脹使型殼開裂帶來的尺寸增大,專門為齒輪生產準備了一個冷藏間,設定溫度15℃,在脫蠟前將模殼在冷藏間放置24h預冷后再脫蠟。

2.6脫蠟工藝參數

脫蠟溫度175~180℃,脫蠟蒸汽壓力設為0.8MPa,達到0.6MPa時間小于14s,總脫蠟時間10min,脫蠟后檢查型殼,凡有裂紋的型殼一律報廢。

2.7型殼焙燒與澆注

對齒輪型殼脫蠟后4h才允許焙燒,焙燒溫度1050℃,焙燒時間0.5h(與鋼液熔煉相互匹配)開始澆注,澆注過程中焙燒爐不關閉,以保證先澆注與后澆注型殼溫度一致,消除因型殼溫度不同造成的鑄件尺寸變化。澆注前逐爐檢驗成分合格,測定鋼液溫度,澆注溫度規定為1630℃,澆注過程中電爐不斷電,用硅酸鋁巖棉覆蓋爐口,以維持鋼液溫度穩定于1630℃,以消除鋼液溫度波動造成的鑄件尺寸波動。
2.8鑄件冷卻

鑄件的冷卻快慢對其內應力及尺寸是有影響的。因此規定澆注后鑄件不得堆積,鑄件組之間距200mm左右,單獨放置。(實際上為了解決麻坑缺陷鑄件組澆后點燃木屑蓋鐵皮桶)20min后移動鑄件組仍單獨擺設,24h后碎殼切割。

2.9鑄件清理

為了防止鑄件磕碰造成損傷,鑄件組不準投擲,要輕拿輕放。整組吊掛在拋丸清理室拋丸,拋丸鋼珠<0.4mm,拋丸時間20min左右。鑄件若仍有殘殼切割后噴砂處理,以防止拋丸時間太長造成的鑄件表面粗糙度不合格。經過上述一系列規定,試生產鑄件20件,鑄件組清理檢驗后全部尺寸合格。

鑄件上的金屬豆
圖2、鑄件上的金屬豆

鑄件上的圓形金屬豆
圖3、鑄件上的圓形金屬豆        圖4、鑄件上的多棱金屬豆



3金屬豆缺陷的產生與防止

3.1金屬豆的形貌

在一次試制的20件齒輪中,大多數鑄件在凹角處有金屬豆(圖2)。這些金屬豆大多數表面光滑有的與鑄件連接很少,用鏨子一剔即可除去,其疤痕用手銼修一修即可,有的與鑄件連接較多,近乎成半球狀,見圖3,難以剔除,剔除后磨削殘根很明顯,不符合客戶“不準修磨”之要求。還有的金屬豆呈多棱不規則狀,見圖4。

3.2金屬豆產生的原因

光滑的金屬豆是由于沾面層漿時含氣泡[1],較小的氣泡懸浮在凹角堆積的漿液中,這些小氣泡有的與蠟模連接很少,幾乎是孤立的小球體,有的與蠟模連接較多,呈半球狀。在滴漿甩漿及浮砂時小氣泡未破滅,澆注時金屬液流入這些氣泡形成了球形和半球形金屬豆。對于多棱不規則金屬豆是蠟屑未清除干凈,脫蠟時這些蠟屑流走后在殼中留下蠟屑形狀空腔(多為不規則多菱形),澆注金屬液而充滿這些蠟屑空腔形成了不規則金屬豆。還有的不規則金屬豆是夾砂缺陷,是面層較薄且與第二層未潤濕存在模殼局部分層[1],鋼液穿破面層鉆入未潤濕的空隙所致。

3.3金屬豆的預防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對于光滑球形或光滑半球形金屬豆,只要在沾漿時用壓縮空氣吹走凹角處多余積漿,使凹角漿層與平坦大面蠟模的漿液厚度相同,卷入的小氣泡就會破滅,這類金屬豆也隨之消失。對于多棱金屬豆只要認真清洗蠟模,無蠟屑存在,因蠟屑造成的多棱金屬豆便會消除。對于類似夾砂的金屬豆,在沾二層漿時橫殼組在硅溶膠液中預潤濕,消除了型殼分層,此缺陷就解決了。

鑄件麻坑缺陷(拋丸前)
圖5、鑄件麻坑缺陷(拋丸前)

鑄件上的麻坑缺陷(拋丸后)
圖6、鑄件上的麻坑缺陷(拋丸后)


4鑄件表面麻坑

*次試制20件齒輪鑄件,多數有麻坑缺陷,重者麻坑連在*起,輕者有幾個孤立麻坑(坑深在0.5~3mm不等)。這些麻坑未拋丸前充滿較松黑色物質見圖5。用拋丸機拋丸后這些較松的黑色物質清除后就形成了麻坑見圖6。我們認為拋丸機拋丸前麻坑充滿的黑色物是局部氧化所致[4-5],其原因是:型殼致密度不均勻,有的地方較為疏松透氣性較高,空氣很容易鉆過型殼疏松處與紅熱鑄件發生氧化反應。那么若使澆注后的鑄件在還原氣氛中凝固冷卻,“氧化”沒了,缺陷便可消除。據此,在澆注后馬上在紅熱的型殼上撒上鋸末,燃著后迅速蓋上鐵皮桶凝固冷卻。這樣處理后鑄件麻坑缺陷就不存在了。
雖然蓋了鐵皮桶,但在初次大批量生產過程中時常有麻坑鑄件出現,經過對澆注后鑄件處理情況調查觀察發現,有的鋸末未充分燃著,便蓋鐵皮桶,*下子把鋸末火憋滅了,桶內仍有氧存在;有的鐵皮桶口處支撐著硬殘殼而蓋不嚴,仍有縫隙讓空氣鉆入至桶中;還有的澆注后的件放在了潮濕的底砂上,潮濕蒸汽也會造成麻坑缺陷;有時鋸末撒的較少沒等蓋鐵皮桶就燃完了,再蓋桶時桶內氧氣未消耗完,相當于在弱氧化介質中凝固冷卻。根據上述種種情況**作出了對策,之后生產的鑄件再也沒出現過麻坑缺陷。

5結束語

(1)生產無切削熔模精鑄件,做壓型前要測定鑄造收縮率,以防壓型尺寸造成的鑄件尺寸超差。生產時要對蠟液、射蠟、沾漿、脫蠟、焙燒、澆注等環節嚴格控制,否則這些環節中只要*個環節有問題就有可能造成尺寸超差。在脫蠟前較好對型殼組作“冷處理”,以防脫蠟時脹裂型殼。
(2)防止出現金屬豆,有條件的可用真空沾漿機,無真空沾漿機要在沾面層漿時吹氣,使氣泡破滅。
(3)對于3Cr13材質鑄件不采用還原氣氛凝固結晶,很容易出現氧化麻坑缺陷,簡單的辦法是澆注后在紅熱型殼上撒鋸末或蠟屑等可燃物質,然后蓋鐵皮桶,使鑄件在*個還原性氣氛中凝固冷卻。并要注意澆注后的鑄件組不準放在潮濕處,蓋桶要嚴密,撒可燃物要充分。
參考文獻:
[1]姜不居.實用熔模鑄造技術[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2]中國鑄造協會.熔模鑄造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3]中國機械工程協會鑄造專業委員會.鑄造手冊(第5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7.
[4]陳國楨.鑄件缺陷和對策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相關標簽:
wap m